关于图形设计中“形态新颖”和“意境美妙”的探讨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4月02日 23:31

形设计中形态和意境 你造吗

张丽君

摘 要:在图形设计中,“形态新颖”与“意境美妙”是一个优秀图形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意境美妙”与“形态新颖”属于一个统一体,两者不可分割。“意境美妙”是“形态新颖”的基础,图形仅有独特的形态,却无法达意或者表意不清,就不能说具有新颖的图形形态,而属于哗众取宠的图形形态。“形态新颖”是“意境美妙”的前提,图形的形态只有别致新颖,方能将最美妙的图形意境表达出来,否则图形就会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

关键词:意境美妙 形态新颖 图形设计

图形与文字、语言等众多交流媒介相同,被称为人们生活中一种比较重要的交流手段,图像不仅具有极为鲜明的视觉特征,而且也具有文字和语言所不可企及的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图形其实就是一种视觉语言。语言之所以感人和美好,就是因为其言辞的动听、明晰与准确。而作为视觉语言的一种重要表述方式,图形不仅要求具有“形态新颖”的特征,将浑厚深刻的语义信息散发出来,而且还要求具有极为丰富的视觉意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意境美妙”。就本质而言,“意境美妙”与“形态新颖”都是一个优秀图形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意境美妙”与“形态新颖”属于一个统一体,两者不可分割①。“意境美妙”是“形态新颖”的基础,图形仅有独特的形态,却无法达意或者表意不清,就不能说具有新颖的图形形态,而属于哗众取宠的图形形态。“形态新颖”是“意境美妙”的前提,图形的形态只有别致新颖,方能将最美妙的图形意境表达出来,否则图形就会给人一种陈旧的感觉。在图形设计中,对图形“形态新颖”和“意境美妙”进行创造与追求,是每一个设计者所图形创作目标。

一、 “加法合形”, 即加出图形设计中的形象寓意

通过加法系统合成不同事物,能够使其产生具有巨大能量的创造与创造。加法合形就像自然界中的O和H化合成H2O一样,形相合而生,物相交而成,两者交合在一起共同组成新生命。比如,生物杂交法、植物嫁接法等,“合”具有非常浓郁的哲理色彩,所表现的出的是一种智慧与心智,“合”能够将各种“游离态”的经验、记忆以及知识充分调动起来,根据新关系、新方式以及新目标对其进行有机结合。设计者在设计图形时,依照所传达的信息,将表面上没有任何联系而本质却联系紧密的事物形态加在一起,使其成为一种具有新颖特征的事物形态,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加法合形”②。这种不同形态事物的有机整合,能够使其产生一种新颖的视觉效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形态融会贯通,能够让欣赏者感悟到图形外表下那层隐含的图形主题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图形信息的传达力度。

在图形设计中,“加法合形”并非图形形态的简单堆砌,这种加法合形是依照图形主题意念要求,通过表面毫不相干的实物形态所具有的相似性,采用正负反转、异影表现、异形同构、形态共生、聚集成形以及局部替代等方式,自然紧密、和谐融洽的将这些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不同事物合为一体。使其产生相互关联性,进而形成一种本质与表象、虚幻与现实、结果与因素、客观与主观以及统一与对立的奇幻构合。图形这种浑然一体的设计方式,带给人一种牢不可破的艺术空间与无懈可击的有机整体。由于意境美妙的组合,将平淡无奇的不同的食物形态设计成具有创造性的视觉图形,带给人一种“形态新颖”的图形设计效果。

“加法合形”从根本上将传统事物形态间的逻辑关系打破,使其呈现一种独特而新鲜的图形视觉效果,有效促成事物形态的融会贯通、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能够让人领悟到一种奇特的新鲜意义。将不同事物形态的内在联系深刻表达出来,以此达到“意境美妙”的图形设计效果,给人一种新鲜、独特以及生动的形象寓意,将现实中无法表达的抽象意见表达出来,“加法合形”的新颖性能够散发出图形独特的艺术魅力③。

二、 “减法隐形”,即减出图形设计中的意味深长

对于道教而言,最高的审美创造意境就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一意境使道家那种“以虚无为本”的哲学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创造出中国艺术的空灵美。传统书画创作中,“笔不到而意到”、“笔断意连”以及“飞白”等艺术创作方式无不包含有“减法隐形”的独特魅力。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描绘出了“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说一种情感在上升至沸点时,任何音乐或者语言都是无法将其描述出来的,所以,只能以空白的方式让读者慢慢体会。此外,苏轼所描绘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以及柳永在《雨霖铃》中所写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等,都是“减法隐形”的形象注解。

图形设计中,将“减法隐形”置于事物形态基础上,尽管并未完全显现形态,然而,依旧可以对图形整体进行准确判断。对于所省略的一部分形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来补充图形中所残缺的部分,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图形的趣味性。在残缺形态下,能够充分体现出图形的造型特点,对设计者想要突出的图形主题进行强化,激发人们对图形的欣赏力与想象力。“减”能够将意境深远、意态生动的图形创造出来,而“隐”则能够使图形余味、含蓄。通过对“减法隐形”的运用,虚像由于实像的衬托而彰显出其独特的韵味,以达到“以虚构实”的目的,这种图形设计中的融实入虚,能够使人们艺术想象力得以激发④。

有效的“减法隐形”不能不会降低图像设计过程中的信息量,而且还能使图形主题意念完整的突出出来,以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此外,图形设计中,“减法隐形”能够使人们的艺术想象力得以充分调动,激发人们对图形设计的思考,突出图形形象。这样能够让欣赏者在潜意识中利用其常识与经验来不断想象“减法隐形”的物质形态。合理、科学的“减法隐形”一方面能够保留物质形态先前的识别度,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人们对图形设计进行想象的主动性,带给观者一种新颖而美妙的视觉哲理⑤。营造“减法隐形”的渊源主要是观者的视觉经验与视觉惯性。虽然所设计的图形已经被抽象化与概括化,然而,因为对图形中的基本特征予以保留,所以观者在对此形象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会潜意识的依照图形不完整、模糊的造型,在其经验记忆中将与其相关的艺术形象搜寻出来。“减法隐形”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那些显而易见而且重复可见的物质形态,然而,这些被舍弃物质形态似乎一直存在。

三、 “无理变形”即悖论凸显意念

所有物像形态在客观现实中都会以一定的规律秩序而存在,这些物象形态逐渐成为日常生活汇总的视觉现象,为对图形设计中的“形态新颖”进行创造,设计者可通过“无理变形”的艺术造型方式,对客观事物形态作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逻辑混乱、方向颠倒、秩序错位以及大小逆反等处理,将实际空间的“墨守成规”打破,有效连接客观与主观、真实和幻想,以构成一种独有“形态新颖”的图形组合关系,使虚幻与真实相互作用与包含的视像关系得以实现,通过“无理变形”,是先前熟悉的图形事物形态转化为一种新鲜的事物形态⑥。

此外,运用“无理变形”中的无法自圆其说,将虚幻和真实、潜意识和意识以及客观与主管的心理障碍与物理障碍打破,以视觉画面的方式将不现实、不可能的图形形态真实表现出来,带给人一种始料不及的视觉反应,对人们的视觉想象力进行有效激发,在看似违规、不合理等混乱的物象形态设计中,从根本上突破现实界限,表露出物象形态深入所隐藏的真实含义,以构成饶有趣味,而且具有独特视觉的悖论表现,以此将图形设计中那种寓意内涵完整的凸显出来⑦。

从根本上说,悖论指的是一些东西存在本身,使其存在的外在条件转化为不可能。与逻辑相符合而且具有真实性是悖论的前提,然而结果却是具有相反性。比如,“黑板上的陈述不是真的”、“克里特岛人说那里的人都在说谎”等等,这些都是哲学家们所提出的悖论,寓有趣于无理之中。所谓悖论,就是在形相背后所隐藏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样本。由此可见,在设计图形的过程中,可通过“无理变形”中的逻辑特色,运用“无理变形”将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悖论思想清晰而深刻的表现出来⑧。就局部而言,此超自然艺术表现方式似乎极为合情合理,而且未发现有丝毫漏洞,然而,如果从视觉整体分析就会发现,图形设计中,具有相互矛盾特征的“悖论”能够天衣无缝的融合并存在一起,带给人一种亦真亦幻的艺术图像。

四、 结语

在图形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减法隐形”、“加法合形”以及“无理变形”等艺术创作方式创造出一种鲜明独特、引人注目的“形态新颖”,并通过形态表现方式的差异性带给观者一种独特的视觉寓意,深刻形象而明确清晰的将图形本质上的信息意义表达出来,恰当、准确的“形象新颖”是图像设计理念的外在表现,能够使图形设计核心理念得以升华,最终实现“意境美妙”与“形态新颖”的完美统一。

注释:

①章晓岚.从设计实践反观设计教育——由符号、图形设计所想到的[J]. 装饰,2003(01):120-121.

②李波.图形设计中的思维创意探议[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185-186.

③黄晨.图形设计中的摄影图像[J]. 电影评介,2007(08):184-186.

④朱燕.图形设计的创意方法[J]. 科技广场,2007(02):178-179.

⑤郭菲.图形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J]. 包装工程,2007(05):169-170.

⑥王伟英.图形设计与意象思维[J]. 美术大观. 2009(02):124-125.

⑦杨小乐.浅谈平面设计的意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2):164-166.

⑧黄春霞.浅谈图形设计在生活中的作用[J].西江月,2010(15):189-190.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