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4月25日 11:07

我院 音教专业钢琴教学法研究 项目课题组赴中国音乐学院开展调研活动

周晨

摘 要:龙岩学院是闽西高校教育中唯一具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校,虽从2004年始办以来在钢琴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各地域不同地理、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相比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及其沿海地区,偏远地区发展相对弱后,闽西钢琴音乐的发展也不例外。笔者从树立学生就业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创作闽西钢琴音乐及其优化闽西钢琴办学特色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的相关策略,希望对高校钢琴教育发展较缓慢的偏远地区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龙岩学院 钢琴教学 改革策略

迄今为止,龙岩学院是闽西高校教育中唯一具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校,音乐学专业(专科)2004年始办于原龙岩学院教育系,2007年音乐学专业升为本科,自2008年龙岩市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正式招生以来,为龙岩地区和福建省培养了许多音乐人才,在近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钢琴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闽西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所要关注并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 龙岩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不足

龙岩学院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管理体制的全日制多科性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著名革命老区——福建省龙岩市,是根植并成长于红土地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原福建资源工业学校并入龙岩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正式升格更名为龙岩学院。2008年7月成立艺术系,2015年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学院(以下简称“艺术院”),现开设有音乐学(本科<师范类>)、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方向,本科<非师范类>)、美术学(本科<师范类>)、美术学(艺术设计方向,本科<非师范类>)产品设计专业(室内与家具设计方向)五个本科专业。其中,音乐学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6人,专任教师24人,其中副教授3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6人。音乐学专业下设音乐理论与舞蹈、声乐、钢琴、管弦乐等教研室。下面笔者将从学生现状、教师现状、教学现状三个方面对龙岩学院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不足进行阐述:

1.学生现状。

(1) 学生的钢琴演奏技术及其综合素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薄弱的现状。

①低年级学生钢琴专业基础较薄弱。

近年来,福建省音乐类考生均要参加全省统一考试,龙岩学院艺术院按“文化分与专业分3:7”的综合分录取,招收学生的分数段基本集中于福建省音乐考生中的中下游,经过平行志愿的筛选,我院很难招收到分数高的生源,也就是我院的生源中很难有专业分数很高或者文化分数很高的学生。本院生源钢琴水平情况分成三类:高考前未接触过钢琴,甚至不会看五线谱;高中阶段“半路出家”,艰苦训练学会了一首钢琴作品应付高考;从小学钢琴,但是由于声乐水平一般或文化成绩一般导致综合分不高而录取到本院。其中,大多数生源情况集中于前两类,这就造成了我院低年级学生钢琴专业基础较薄弱的现状。

②高年级主修生钢琴演奏能力和综合音乐素养有待提高。

高年级学生由于考主修的压力,往往会忽略基本功的训练和钢琴演奏理论方面的学习,一味追求难度大的作品“硬啃”下来参加考试拿高分,有些主修生的钢琴水平还达不到车尔尼299的基本要求,甚至连基本的手型、触键都还未建立起正确的理念,就选择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参加期末考试,就这样,每学期“啃”一首大作品,能流畅演奏就已经很不错了,根本无法顾忌节拍节奏的严谨性、音乐情感内涵的处理,以及舞台表现等。

③高年级非主修生钢琴水平参差不齐。

高年级非主修生的钢琴水平主要集中为两类情况,一类学生由于没有主修钢琴,院系不再安排其钢琴技能课程,因此这类学生如释重负,基本不再练琴,到大四毕业时,钢琴水平几乎退化到入学时的水平;另一类学生虽然没有考上钢琴主修,但是课后继续找老师学习,坚持练琴,在没有考主修的压力下反而接受了更为系统和专业的钢琴学习。

(2) 视奏能力较弱。

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是学琴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多数的学生在初学钢琴时就没有养成“视奏”的习惯,教师也可能很少强调“视奏”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在学琴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例如,采用“翻译法”、“肌肉记忆法”等不良的学习方法强行记忆练习。所谓的“翻译法”,即指学生会通过各种方法避免多看五线谱,例如把“中央C”记写成简谱“1”、“dol”、“C”等,而所谓的“肌肉记忆法”则是反复弹奏作品无数遍后,靠手的肌肉形成惯性而将作品记忆下来,一旦演奏中段,则无法继续演奏,只能从头开始才能找手指运动的惯性!

(3) 即兴弹奏能力较弱。

本院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教师,而“钢琴即兴弹奏”是全国各地多数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面试必考的项目,且此项技能也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教学技能。但是,本院学生的专业基础十分薄弱,例如乐理、和声、曲式分析这些专业课程学得不够扎实。众所周知,乐理和和声课程掌握得如果不扎实,即兴编配的学习就更是举步维艰,加之低年级本身钢琴基础也不够扎实,很难达到钢琴即兴弹奏课程的基本要求。

2.教师现状。

(1)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龙岩学院艺术院钢琴教研室教师共8人,其中钢琴方向教师共3人,另5人由声乐、作曲、西方音乐史、古筝方向教师兼任。钢琴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能课,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要特点,要求钢琴教师举办较强的钢琴演奏能力,而诸如声乐、作曲、西方音乐史、古筝等方向教师的钢琴演奏能力显然有所欠缺,钢琴方向教师人数太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2)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

目前,龙岩学院艺术院音乐学专业下设音乐理论、舞蹈、声乐、管弦乐、钢琴等几个教研室,专人教师24人中,17位教师都有兼任2门以上专业课,例如声乐教师兼任钢琴课、二胡课;钢琴教师兼任合唱与指挥课;二胡教师兼任歌唱语言训练课等,这就导致师资结构十分不合理。当然,本院成立初期,由于师资力量匮乏,教师供不应求,一人兼任多门课的安排符合当时的院情。而目前,艺术院已扩大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已有24人,一如既往地由一人兼任多门课的体制显然有待完善。

(3) 钢琴教师演奏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8位任钢琴课的教师中,1位毕业于师范类钢琴教育方向(本科),2位分别毕业于国内和国外钢琴演奏方向(硕士研究生),另5位为其他方向学士或硕士。3位钢琴方向教师任职以来,仅有一位举办过个人独奏专场音乐会,同时,由于年龄或者个人的原因,3位教师均很少参加省级以上钢琴方向的演出或比赛。而另5位教师有自己更主要的专业领域需要研究,精力有限。

(4) 钢琴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本院低年级学生的钢琴水平普遍集中在车尔尼599和钢琴基础教程第二册;高年级主修生的钢琴水平参差不齐,尽管她们为了在主修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都会选取难度较大的作品,但她们的真实水平主要集中在车尔尼849和钢琴基础教程第3-4册,这值得教师深刻反思!

3.教学现状

(1) 培养计划脱离社会实际。

本院教学内容涉及基本练习、练习曲以及自选乐曲,而社会对于钢琴方面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钢琴伴奏、钢琴教学方面,而本院大三才开设一年的钢琴伴奏课程和一个学期的钢琴教学法课程(且钢琴教学法与西方钢琴艺术史合并为一项课程),这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出入。

(2)学时严重不足。

本院低年级学生学时为每周一节,一节15分钟,在学时方面严重不足,造成学生总体钢琴水平难以提高。

(3)教学大纲不完善。

目前,本院并未有详细的教学大纲,只有《考试大纲》。当然,这与钢琴课教学具有个体性,在教学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直接的关系,很难制定一份通用的教学大纲,但仍然可以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实践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4)教学模式不够合理。

本院教学模式不够合理,主要集中在“一对一”的小课模式,没有采用大课与小课并行的模式。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每周15分钟“一对一”的钢琴小课让教师较难开展课程,较难将知识点讲解清楚。

二、 闽西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策略研究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树立就业观。

高校钢琴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各地剧团键盘手、琴行全职钢琴教师、兼职钢琴教师或推销员、自主创业等。从就业前景和经济来源的角度看,

本专业就业方向较被大家认同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兼任琴行钢琴兼职教师,因为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压力并不大,既能给就业者带来一定的稳定收入,还能为工作者提供较多属于工作之余的时间兼职琴行的社会钢琴音乐普及工作。而如今,中小学音乐教师招聘人数有限并趋向饱和,招聘考试大纲与大学本科四年的各项课程紧密相关。另外,对于师范类高校钢琴毕业生来说,独奏技术并不是社会所需,更迫切需要的是钢琴教学能力和钢琴伴奏能力。作为培育角色的高校领导及其教师,应该在新生入学时举办学籍管理、考试模式、奖惩模式、做人做事、就业方向等各类讲座,让新生在入学之时就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使他们在大学四年能够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同时,在开学初举办迎新晚会和期初钢琴摸底考试,有利于增强新生的竞争意识,促进他们更努力地练琴。

2.增强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高校钢琴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演奏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方面,应该制定相应的培养教师方案。例如:要求每位教师每两年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或师生音乐会或专题音乐会等,一方面促进教师坚持练琴,一方面促进教师认真教学,同时通过音乐会能够为教师和学生提高演奏实践和展示教学效果的平台;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开2次以上的公开课,采用教师-学生双向评比的模式对公开课进行评价,并将该项成绩纳入学年期末考评;要求每位教师期末必须提交本学期教学总结及其反思与改进的方向。

3.优化培养计划,增加课程学时。

目前本院培养计划中与钢琴相关的课程有《钢琴》、《钢琴》(主修)、《钢琴教法与钢琴艺术史》、《钢琴伴奏》、《毕业论文》、《毕业汇演》等。其中,低年级的《钢琴》课程为每周1/3节,即三人一节,这对于有多年钢琴基础的学生来说,显然是“吃不饱”,而对于从未接触过钢琴学习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消化”。

优化培养方案一:增加低年级《钢琴》课程课时,从每周3人1节增加到每周2人1节。

优化培养方案二:根据入学初的钢琴摸底考试将学生的情况分为三类,针对有多年钢琴基础的学生,采用1人1节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针对接触过钢琴但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采用2人1节的“一对二”教学模式;针对从未接触钢琴学习的学生采用大班基础课教学。

优化培养方案三:新生入学仍以3人1节《钢琴》课程的模式进行教学,将《钢琴》主修考试的时间提前一年,即大一下学期进行《钢琴》主修考试,考上的同学《钢琴》主修课每周1人1节,未考上的同学进行大班教学,或着重《钢琴伴奏》课程的学习。

优化培养方案三:将《钢琴教法》与《钢琴艺术史》分成两门独立的课程,一般说来,应该先对《钢琴艺术史》有一定的了解了,才能够谈《钢琴教法》,因此,第二学年上学期应该先开设《钢琴艺术史》的相关课程,第二学年下学期再开设《钢琴教法》。

优化培养方案四:增加《钢琴伴奏》课程的学时到两个学年,且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这两个学期分别开设,前学年主要进行“正谱伴奏”的学习,后学年主要进行“即兴伴奏”的学习。《钢琴伴奏》课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无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社会音乐工作者,都务必掌握一定的钢琴伴奏技能。

优化培养方案五:我院目前毕业论文大多出现“题目太大,内容空洞”的问题,而培养计划只在第四学期的《音乐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很难在一学期中学会论文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构建独立的论文写作逻辑。

优化培养方案六:拓宽《毕业论文》的要求,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以《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方式完成此项任务,《毕业设计》可以围绕某一主题策划和设计一场晚会或者音乐会。笔者认为,晚会的策划和论文的写作同等重要,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更加实用。

优化培养方案七:针对主修钢琴的学生增设《钢琴的构造与调律》课程,使学生更加了解钢琴的构造、发音原理、律制等问题,更好地学习钢琴,并且能够学会一定的调律技术,适用于实际工作中。

4.完善教学大纲,注重舞台实践,突显办学特色。

目前我院的教学大纲与考试大纲基本配套,即教学内容主要以基础训练(包括音阶、琶音、和弦)、《钢琴基础教程》、《车尔尼599》、《车尔尼849》教材配套教师为学生选的加试乐曲为主。

完善大纲方案一:丰富教学教材,必弹作品的选择不一定局限于《钢琴基础教程》和《车尔尼599》。关于必弹作品的选择,应该涉及到每个音乐时期的作品,量尽量多,学生们不同的选择将会让彼此有机会聆听和学习更多的作品。甚至我院应该致力于编写教材,选择更多既适合学生又能够突显办学特色的优秀作品作为《钢琴》课程的教学内容。

完善大纲方案二:一般说来,视奏能力强,学习进度就快,学习的作品就多,质量也好。因此,建议增设“视奏”方面的教学内容及其考试内容,使学生更好更快地学习钢琴作品。

完善大纲方案三:目前,我院学生在钢琴演奏方面很难有机会上台实践,而《钢琴》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建议增设“周末音乐会”、“专题音乐会”、“师生音乐会”、“综合型晚会”等考核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上台锻炼的机会,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钢琴考核模式,促进双赢。

完善大纲方案四:在教学大纲的必弹作品中增加具有闽西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例如刘福安改编的钢琴曲《采茶扑蝶》、董晓梅创作的钢琴独奏曲《客家山歌》、郭立红创作的钢琴组曲《闽西赋》、李村钢琴独奏曲《“落水天”主题变奏曲》,使学生更加了解闽西钢琴音乐和闽西音乐文化。

结语

钢琴课程在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偏远地区包括闽西龙岩学院在内,只有全面引导学生的人生观、大力加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创作更多属于本土地区的钢琴音乐并紧接地气优化本土办学特色,才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学院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