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的发展趋势及对行业的影响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9月16日 11:40

新媒体对视觉传达的影响和其趋势研究.pdf

邹文慧

摘 要:在现代科技化发展快速的进程中,设计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尽管可以冠以复古之名,但传统平面设计明显不能满足如今对信息传达的需求。在传统手工业设计转变成如今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大设计行业影响下,平面设计者们需求创造更完善的设计体系,视觉设计要有更优、更准确的发展以此完善其信息接收者。

关键词:视觉传达的意义 现状 未来发展 表现方法 时代化

视觉传达设计的含义是说运用视觉符号来传达各类消息的设想。设计者是信息的发送者,传播表达的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即称之为视觉设计。是人与人之间运用视觉语言进行交流,以此传播。这一名词在1960年的日本东京被广泛运用。顾名思义,视觉传达具有两大特点:其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非产品本身,其二、视觉传达的核心目的是告知。这两个特点很好地概括了视觉传达的对象和目的。设计本身是文明的产物,这点我更趋近“巫术说”,因为人们对设计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人类社会在经历无数个“革命”后终会走向哪个更加崭新的天地我们不得而知,但随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来看,设计在与科技的结合过程中维度的变化最为明显。显然现阶段的艺术设计已不再停留在原有的二维和三维中,就比如虚拟现实(VR)和全息影像技术。随着工具水准的提高和功能性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也逐渐超越了其原有的范畴走向越来越广的领域。这无不说明着一个关于设计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一、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现状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从1990年以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经济体制,随着其经济体制更好地完善及发展,设计理念能够更好的适应我国实际情况,更多有志青年为了在其设计创作中,发展设计潜能将其应用,并走出国门进行学习。各大艺术类院校也都纷纷在设计学科基础上设立视觉传达艺术专业,面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冲击下,高校再不能满足过去传统设计教学,设立新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善教学课程模式,培养更多新型视觉传达人才,以适应发展需求。由于各国家地区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现国内外视觉传达教育发展信息化各不相同。发展相对水平高的地区可以指引我们学习,借鉴不足的地方,更好的起到引领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下,加入了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等,全世界的视觉设计佳作遍及在我国并传播,特别是我国创意文化产品加入后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例如哈根达斯,风靡全球的冰淇淋品牌。创始人曾在年幼时认为其是吃过最好吃的冰淇淋,所以为他的冰淇淋欲与丹麦语使用。在设计方面,他邀请13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从3D插画师到平面设计师再到纺织品设计师,每个哈根达斯的味道都配上了与他们工作最相关的独特创造风格。在某种意义上,哈根达斯营造着一种生活方式,不仅能使人产生对消费的欲望,还会使人对其充满追求欲。而香奈儿香水5号,在多媒体广告投放上给人们带来一种非凡的视觉影响,不但有强烈的视觉感,还与它的设计概念不可分隔,传递出高贵与优雅。使大众消费者情不自禁去品味与回忆。

在当今市场竞争中,中国视觉传达设计快速发展。我们发现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带动产品消费推广,从而给生活和企业带来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随着近年来数字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传达形式的提升,可给大家营造崭新的视觉效果与不同的视觉享乐。

二、中國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激烈的市场动荡中,设计的多元化需求逐渐淘汰了过去单调的设计方式,高激的市场需求让设计师们的创新思维成为主导并带动整个设计市场。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从最早的一味追求功能性转变为功能性与设计性并驾齐驱甚至设计品的艺术价值成为主要消费供给,关于对待视觉设计师的诉求已全然不能满足其基础的代表性能,而越来越多地盼望设计自身成品具有极高的个体自由人性化。言而总之,设计品要在保证产品本身的功能性和人机工程学的前提下,最大化的为视觉传达供应切实的方向,予以消费者更优质的需求体系。然此总结出视觉传达的未来发展走向,其中首要蕴含的意义在两个层面上有所体现:其一在展现方法上,视觉传达设计的将来需确保它持续向多元化、多维化目标进展;其二在内涵上,另日的视觉传达设计会给大众表现出其对艺术自身的神秘感和探求。

1.展现方法——多元化、多维化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学术类内涵高的设立课程,以视觉多媒体形式传送给大家的设计。由于其学科建立较晚所以本身就立足于科技与艺术设计的肩膀上,科技发展既是源动力也是掣肘,其发范围因为新材料和技术的发展日益扩大,又由于科技的边界导致设计师的天马行空不得已大展拳脚,但目前已普遍浸入其他的专业领域中,美学并且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机械学、伦理学上都有体现。当今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不再简单的存在于平面设计领域中,往日的视觉传达体系已经被打破,这里让我引用构成学曾经的仅以点、线、面、体空间为表现方法,但随着维度的探索“时间”也可以用来运用。视觉传达也在朝着一个更“多维”的方向发展。

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不断发展,在现有的科技水平认知程度的今天,如同中世纪对油画的审美一样,关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需求消费者已经不够单一滞留在基本物理特性上,其追求的方向转向为物体的形而上学――包含心理学、乃至哲学的形。此举鲜明表示了至今我们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探索还仅仅只是初窥门径,也需求现今的设计者务必追求全新时间表达方式――即三维与四维空间,而视觉传达设计也并不仅仅限制于在二维空间上的表达。例如说现代舞台美化设计已经逐渐取代了过去仅以传统图样设计作为背景墙让二维融入四维当中,罗列时间、空间极富时代感和需求内涵的设计在新的设计品中呼之欲出,现代舞台美化设计中时间表达的跳动感和时间的交叉恰如其分。此例正好阐明视觉平面设计在四维空间中的应用。并且三维空间发展的多维化也使视觉设计有了飞跃,去年兴起的虚拟现实技术及今年微软发布的全息影像技术已经让视觉传达“跃然纸上”,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转化成了涵盖关系。

2.设计内容——时代化、人性化的功能性、理性化

早在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其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其二、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其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前文我们提到过,新材料与新技术的发展既是视觉传达设计的源动力又是掣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可以在大脑中构成,但能否付诸于实践和生产才是设计命脉所在。因此在设计前要充分考虑到设计本身的材料要求和技术要求能否达到预期效果,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决定了这一点。现代设计的本质即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现代设计师们的最基本设计理念。而符合这一设计理念的产品我们都可以说是具有时代化的。

设计的目的是人,即任何产品都要满足需求者诉求,产品要具备基本的功能性。但是当今设计市场人们对产品的需求走向早已不是停留在仅功能性一点上,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还要大量融入设计元素,我们冠以一个名词即“视觉传达+”。近几年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设计中被广泛运用。这让设计者不得不在设计时进行一个思考,人性化与功能性的统一已成为了设计元素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产品的设计者,设计师会在产品中强调多种要素,更好的创意来自标新立异,但从视觉传达的发展历程来看是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也可以是其他媒介和表现形式)向接收者传播主要讯息的进程,它可成为个人之间的相互转达,也可成为个体当中的传递,如全部的生物之间、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以及人体内信息传播等。它包括“谁”、“把什么”、“向谁传播”、“效果、影響如何”这四个程序。那样不妨说视觉传达其自身是有逻辑局限的,违背这一观点可能会将视觉传达设计本身引向边缘。

三、视觉传达设计的目的及对其他行业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讲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一定需求,这个需求从一开始仅仅是物理上并逐步开始引发人们对于形而上的思考,设计师们了解其中并转化为产品,设计服务于需求。而视觉传达设计也没有跳出这个基本目的,在艺术启蒙时期深受技术及观念掣肘,却只应用于一般陈设及工艺品。但当今市场环境设计本身已经起到的对产品极大幅度的推广作用,就如3D打印机的问世,很多学科开始为设计服务,而设计也在为其他学科产生影响,其导致了一个结果,不具备设计体系的产品无法服务于市场,视觉传达设计当然也涵盖其中。如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影响是尤为明显的。一般视觉传达设计是以信息的传达为主,以说服消费者为设计目的,对“视觉”效果十分注重,关注画面的协调美观以及视觉信息的传播效果。当前数字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对其设计效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设计风格变得简约、虚拟与多维等,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视觉体验和极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而今视觉传达这一专业的进展已经渐渐提高,每一个出色的视觉平面设计师在作品设计过程中应该充足考虑其多维多元化和人们视觉感受间的联系,而且更应当意识到信息接收者在信息接收环节中的灵活主动的主体,而并非是被动的、机械化的被灌输元素及概念,设计是一种需要并早已超出了装饰本身。“视觉传达+”可以更广泛的应用于各行各业,同时其他学科也可以服务于视觉传达设计,形成良性的发展,而这些最终会让产品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更为市场所需要。

参考文献:

[1]杜世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

[2]【加】Eric Karjaluoto. 设计的方法[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3]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刘海年, 张立平.近现代设计史[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5]孙晓雯.浅谈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D]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

[6]李世林,卢杰,王菊.论平面设计中的第四度空间[D] .艺术与设计,2008.

[7]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