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现在进行时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3月30日 17:15

山水国画片

李百鸣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先生在给时任《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的信中上首次提及“城市山水”概念至今已过去了20多年。城市山水作为一个崭新的题材,伴随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日益显示了其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简要论述当代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近五年来的发展现状和其主要艺术特点,以及作品背后展现的价值诉求。以期能够梳理这一时期城市山水题材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关键词:城市山水 题材创新 艺术特点 价值诉求 70、80后

一、近五年来,城市山水题材的发展与青年画家的学历素养和成长经历密切相关

纵观近五年来城市山水题材的发展,可以发现相关创作呈现出日趋多元和丰富的形态,创作质量高,创作数量增长迅速。尤其在实践创作领域中,城市山水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在近几年的各专项画展以及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美展、年展、青年美展和各主要双年展中大批涌现。作为全国最具权威性的国家展览,在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展中,据粗略统计,在全部516件入选作品中,以城市山水题材为内容的作品达到30件,其中获奖提名作品7件。如将其中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的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等城市场景涵盖在内的话,城市元素出现的频率更高。这其中,一批70、80后年轻艺术家在城市山水题材的实践探索中开始崭露头角。加之相当一批50、60后画家依然活跃在当代画坛,使得城市山水题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但由于成长经历和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画面形态和价值诉求上,70、80后画家还是与前代画家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首先,在学历构成和学术素养方面,70、80后画家与前代画家相比,普遍接受过系统规范的学院教育,基本功尤其是具象造型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这当然是得益于50、60后艺术家为主的教师队伍的教育培养,但由于代际的局限,70、80后艺术家无法像上一代画家那样能够有幸聆听老一辈艺术家的直接教诲,对传统经典美学的把握与理解已与前代画家无法同日而语。当然这其中也有社会风气浮躁和整体审美价值体系变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可以说,70、80后画家对传统的理解与把握不及前辈,但从另一方面说,客观上也造成他们与传统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可能从积极地角度讲也较少的受到其约束和束缚,这就可以理解在当代国画创新的探索中70、80后画家较之前代画家而言包袱少了许多,走的也更为决绝和彻底。另一方面,当代70、 80后画家独特的成长经历,生存环境和学院教育使得他们对西画抱有一种较之上代画家更为开放平和的心态,他们对西方美学价值的理解得益于西式学院教育,更是源于外来文化无处不在的包围着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他们对西画没有反感,也没有抵触,甚或有着更为先天性的融洽与亲近感。他们很少将西方美学体系的价值诉求和规范甚或技法放在中国画的对立面,也正因如此,甚至不能说他们如前代画家对西画进行所谓的借鉴或以中为体、西为用来进行割裂式的对待。在中西文化碰撞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把这一切所谓的融合做的自自然然,就如同他们自己一样,两种文化似乎就是一体的两面一般和谐共存。

其次,在成长和生活经历上,70、80后的画家基本生于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经济、文化的急剧变革伴随了他们的成长,除了少数有过农村成长经历的人以外,大多数人对城市之外的乡村生活并没有切身的经历。城市就是他们的游乐场和幼儿园,在未成年阶段他们普遍对乡村生活和山野田园并没有太多亲切感,在成年后面对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工作压力,反而开始向往慢节奏的乡村生活,这与前一代人拼命想从农村挤进城市的情况正好相反。他们对城市生活所体现的先天适应性源于他们一出生就在城市中,而他们对乡村和田园的向往相当多的情况下来自于文学、影视或父母一辈的讲述得来的二手经验。他们爱城市,这里有他们年少时所有快乐的回忆,他们也恨城市,变异的人际关系,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他们怀疑城市所提供的便捷是否能抵偿这些困惑、迷失和伤害。另一方面,伴随着改革开放,外来文化借助各种各样的媒体充塞在现代城市的每个角落,看动画片、听流行歌、吃汉堡、喝可乐长大的一代,在近乎毫无阻碍的信息交换平台接收着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声音,各种观点在极短的时间内涌入,强烈的促使了价值判断和审美诉求出现分化,这使得青年一代变得个性、自我。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全国人民都穿白小褂和蓝、灰、绿三色衣裤的时代在当今是再也不会发生了。这种穿着的一统与思维观念的一统一样,由一元彻底不可逆的走向多元。这也就形成了70、80后艺术家以开阔的视野广泛的汲取营养,追求自我个性和独立的判断,并且对各种文化保持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更为关键的是,他们所面对的观众、理论家、潜在的藏家和机构推手也逐渐向年轻化发展,这种主客观价值判断和审美诉求以及市场需求的多向叠加效应就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力量,推动当代中国画的更新与发展。

二、70、80后青年画家城市山水题材创作的主要特点

正是有了上述与前代画家不尽相同的生活成长经历和学历素养,加之整个社会和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使得近五年来以70、80后为主体的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创作有了很多新变化。在具体的题材把握,造型观念和手法、技术语言、图式构成、色彩体系等构成画面形态的各个具体要素中都产生了极为丰富的变化。甚至我们无法为其作一个具体、严谨的归纳与分类。以近年来在主要官方或学术展中较为突出的几个主要70、80后城市山水题材画家的创作来看:

在对题材的把握方面,近五年来的城市山水题材创作,在题材的选取上出现了细化趋势。同样归属在城市范畴中,但有人将切入点放在了现代化建筑上,有人则选取了城市景观的局部细节,有人则将视点落在老城区民居之上,同时也有一些画家将视点落在了城乡结合部的场景描写上,以期造成视觉上新与旧的矛盾冲突,另外以城市景观作为对照将其进行抽象、重组的题材探索也不乏其人。题材的细分一方面表明特定题材中的画家群整体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表明对这一题材的实践与探索较之以往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所以,通常而言,题材的细分,标志着某个题材正在走向成熟和完善。城市山水题材在当代的细化趋势也符合这样的原理。

在造型方面,既有偏向具象写实的,对包括形体、色光、质感在内的所有细节元素都有严谨、细致的刻画;也有较为折中的以意象造型为主的,对景观和建筑细节的把握,主观成分较多,某些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为是笔墨主导下的塑造。前者多见于工笔,后者多见于水墨。这可能与媒材本身的特点或局限有关,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比如以水墨工具对物象进行较为精细的刻画与描绘的一类作品也开始出现了。同时也有一些画家将具体的城市元素抽离出来,以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来描述城市印象的,这在以往的相关题材中并不多见。

在技术语言方面,在写意画中既有以较为传统的“书写”性用笔来建构城市印象的,也有将“书写”性用笔进行消解的一类。这主要是由于青年画家与传统美学规范和经典图式保持了距离,加之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冲击,青年艺术家越来越主动的开始消解书写在语言表现上一统地位,笔墨开始更多的为对象的塑造和形象刻画让步。当然,这两种类型都不乏成功的作品,前者因为传统用笔的介入,使画面具有一种古典气息与现在元素相互映称的对立美,后者则因与传统笔墨规范保持了一定距离,使得笔墨本身与物象结合更为贴切、和谐,因而呈现出更多的统一美和现代感。在工笔画中,传统的三矾九染虽然仍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但更多的肌理制作和质感塑造加之工笔形态本身较工谨、细腻,具有便于控制形体的语言特点,使得工笔形态的城市山水创作具有更强的视觉质感和更为丰富的细节表现,写实味道更浓一些。

在图式构成方面,除去承继了上代画家以城市景观、建筑或街道为主要构建要素的特点外,70、80后青年画家对西方构成学的把握与理解整体上要更优于前代的画家。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块面之间的对比、协调、呼应以及点线面的分割布局等方面,青年艺术家以更为深入的对西方构成学的理解和运用替代了传统语境中较为单一的“三远”规范,更多的改良或纯粹的焦点透视出现在以建筑群或街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面中。当然这两种转变都不绝对,仍有一些画家从相反的角度出发,以传统的三远布局或散点透视法则来构建城市元素,反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条屏、中堂或长卷因题材与比例的协调问题逐渐减少。方形纸或类似于16:9的横幅纸张被应用得较多。可能伴随电视、电脑、照相机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这样的画面比例更有先天的好感。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呈现出较为多样的探索方向。既有完全以水墨黑白形态表现的,也有较为主观的意象设色形态;既包括随类赋彩,也包括随心、随景、随境赋彩的样式,偏于表现性和装饰性色彩形态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水墨和随类赋色形态。颜色的写真性某种程度上开始让位于其装饰性和表现性。此两种主要的赋色手法应该还是与传统赋色手段和观念较为贴近的一类。首先,水墨较之传统颜料更为细腻,渗化效果在宣纸上体现更佳,由黑到白的过度也极为细腻丰富。因此,即使在这个充斥五光十色的霓虹彩灯的时代里依旧有许多年轻的画家钟情于此。而意象赋色手法的持续发展有其较为复杂的原因。除去国画颜料本身弱于油画或水彩颜料表现力和覆盖力之外,其本身丰富程度也无法与西画颜料相比,但显然这种劣势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巧思妙用反而成了国画颜色不以真似为美而偏于装饰、表现的长处。材料的局限通过技巧完成了一次巧妙的扬长避短。当然如我所说,当这种意象态的配色由随‘类赋色向更为丰富的随‘心、随‘情、随‘境赋色转换,加之其自身的构成之美使画面就呈现出一种既异于传统又异于西方古典的独特之美。除这种常见于写意形态的赋色手法之外,在工笔中,也有一部分以完全以西画色彩理论对城市建筑或景观进行较为写实描绘的一类探索。甚至诸如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彩等这些西画色彩范畴中的内容也被考虑了进去。配色的写实倾向加上赋色手法的丰富性再加之造型上的具象形态,使得这类工笔作品更加写实,质感塑造更为丰富,细节表现更为充分。除此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利用岩彩或综合材料对建筑景观质感进行创作的尝试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隐藏在70、80后青年画家的城市山水创作背后的价值诉求和人文关怀

持续几十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使得老城区、老街道、老建筑、老民居、老厂房正在急速减少,城市化改造和房地产建设以几近破坏的强度,迅速的瓦解着缓慢发展百余年的工业文明时代留下的遗迹。而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房老街也正是70、80后年少时欢乐回忆的储存地。摩天大厦映衬下的旧房老屋,快速立交桥边待拆的老旧厂房,老城区等待改造的胡同大院曾是城市中出生的一代人年少时金色的游乐场。当阳光投射在摩天大楼平整的玻璃幕墙上时,反光会再度照向这些几乎被现代化建设摧毁的旧时光,那些斑驳的老墙,生锈的铁瓦只剩余辉斑斑,却再无温暖。宽阔的大道再也容不下小径的回转和大杂院的喧嚣。崩爆米花的老大爷拉动风箱的呼噜声,自行车的响铃声和卖冰棍、糖葫芦的叫卖声早已消失在一片汽车催促的鸣笛中,消失在五光十色的LED灯光的绚烂中。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生活压力,格式化的流水线和地铁中麻木的表情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们一手建设的理想国正在掠夺我们当初想要达到的安逸与闲适,‘慢生活成为了一种奢求。我们在时代和欲望的催促与裹挟之下拼命的急行,直到我们倒下。尽管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借着仰望白云飘过或俯视小花的绽放来安慰自己疲惫的心,但随即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建筑体直插云霄遮住了云彩,而流经小花旁的不是涓涓清流,而是城市的污水沟。

就是在这样一种既复杂又无助的情绪包围下,城市山水题材中出现了反思与批判的声音。他们或以老房旧屋来抒怀对往昔生活的留恋;或以城市化的文明产物来反讽城市化的负面效应,控诉快速发展带给我们自己的伤害;也有将城市景观抽离、重建,以超越现实的手法来再造对理想城市的构想或对城市环境恶化的发展进行推演和预言。相对于画面层次的改变,主题指向从单纯的记录、叙述、描述向更具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的角度转变,独立批判而非单一的颂扬或中性叙述一方面拉开了他们与前代画家的面貌,另一方面,也确立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气。如果说某一时期的绘画和其创作者在宏观层面有可以一以概括的超出其本身的气质和精神,那么,独立、批判和个性追求应该就是当代70、80后画家最为突出的特点了。所以说,价值诉求的多元化改变应该说是当代70、80后青年画家在城市山水题材的探索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

城市山水题材在近五年来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与整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现实,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导向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反过来,这一时期的城市山水创作也会反向的体现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脉络。未来怎样,自有时间来验证,但青年艺术家所体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认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锐意开拓,立足现实,关注民生,关爱自然,关怀人性,独立判断,展现个性,追求自我的品质和精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城市山水题材在内的当代中国画一定会拥有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第4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 [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张磊.不变之变——从中国化的视角看笔墨的时代变迁[J].美术观察,2013(9).

[5]杜小同.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笔墨意象[J]. 美术观察,2013(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造型方面,既有偏向具象写实的,对包括形体、色光、质感在内的所有细节元素都有严谨、细致的刻画;也有较为折中的以意象造型为主的,对景观和建筑细节的把握,主观成分较多,某些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为是笔墨主导下的塑造。前者多见于工笔,后者多见于水墨。这可能与媒材本身的特点或局限有关,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比如以水墨工具对物象进行较为精细的刻画与描绘的一类作品也开始出现了。同时也有一些画家将具体的城市元素抽离出来,以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来描述城市印象的,这在以往的相关题材中并不多见。

在技术语言方面,在写意画中既有以较为传统的“书写”性用笔来建构城市印象的,也有将“书写”性用笔进行消解的一类。这主要是由于青年画家与传统美学规范和经典图式保持了距离,加之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冲击,青年艺术家越来越主动的开始消解书写在语言表现上一统地位,笔墨开始更多的为对象的塑造和形象刻画让步。当然,这两种类型都不乏成功的作品,前者因为传统用笔的介入,使画面具有一种古典气息与现在元素相互映称的对立美,后者则因与传统笔墨规范保持了一定距离,使得笔墨本身与物象结合更为贴切、和谐,因而呈现出更多的统一美和现代感。在工笔画中,传统的三矾九染虽然仍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但更多的肌理制作和质感塑造加之工笔形态本身较工谨、细腻,具有便于控制形体的语言特点,使得工笔形态的城市山水创作具有更强的视觉质感和更为丰富的细节表现,写实味道更浓一些。

在图式构成方面,除去承继了上代画家以城市景观、建筑或街道为主要构建要素的特点外,70、80后青年画家对西方构成学的把握与理解整体上要更优于前代的画家。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块面之间的对比、协调、呼应以及点线面的分割布局等方面,青年艺术家以更为深入的对西方构成学的理解和运用替代了传统语境中较为单一的“三远”规范,更多的改良或纯粹的焦点透视出现在以建筑群或街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面中。当然这两种转变都不绝对,仍有一些画家从相反的角度出发,以传统的三远布局或散点透视法则来构建城市元素,反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条屏、中堂或长卷因题材与比例的协调问题逐渐减少。方形纸或类似于16:9的横幅纸张被应用得较多。可能伴随电视、电脑、照相机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这样的画面比例更有先天的好感。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呈现出较为多样的探索方向。既有完全以水墨黑白形态表现的,也有较为主观的意象设色形态;既包括随类赋彩,也包括随心、随景、随境赋彩的样式,偏于表现性和装饰性色彩形态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水墨和随类赋色形态。颜色的写真性某种程度上开始让位于其装饰性和表现性。此两种主要的赋色手法应该还是与传统赋色手段和观念较为贴近的一类。首先,水墨较之传统颜料更为细腻,渗化效果在宣纸上体现更佳,由黑到白的过度也极为细腻丰富。因此,即使在这个充斥五光十色的霓虹彩灯的时代里依旧有许多年轻的画家钟情于此。而意象赋色手法的持续发展有其较为复杂的原因。除去国画颜料本身弱于油画或水彩颜料表现力和覆盖力之外,其本身丰富程度也无法与西画颜料相比,但显然这种劣势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巧思妙用反而成了国画颜色不以真似为美而偏于装饰、表现的长处。材料的局限通过技巧完成了一次巧妙的扬长避短。当然如我所说,当这种意象态的配色由随‘类赋色向更为丰富的随‘心、随‘情、随‘境赋色转换,加之其自身的构成之美使画面就呈现出一种既异于传统又异于西方古典的独特之美。除这种常见于写意形态的赋色手法之外,在工笔中,也有一部分以完全以西画色彩理论对城市建筑或景观进行较为写实描绘的一类探索。甚至诸如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彩等这些西画色彩范畴中的内容也被考虑了进去。配色的写实倾向加上赋色手法的丰富性再加之造型上的具象形态,使得这类工笔作品更加写实,质感塑造更为丰富,细节表现更为充分。除此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利用岩彩或综合材料对建筑景观质感进行创作的尝试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隐藏在70、80后青年画家的城市山水创作背后的价值诉求和人文关怀

持续几十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使得老城区、老街道、老建筑、老民居、老厂房正在急速减少,城市化改造和房地产建设以几近破坏的强度,迅速的瓦解着缓慢发展百余年的工业文明时代留下的遗迹。而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房老街也正是70、80后年少时欢乐回忆的储存地。摩天大厦映衬下的旧房老屋,快速立交桥边待拆的老旧厂房,老城区等待改造的胡同大院曾是城市中出生的一代人年少时金色的游乐场。当阳光投射在摩天大楼平整的玻璃幕墙上时,反光会再度照向这些几乎被现代化建设摧毁的旧时光,那些斑驳的老墙,生锈的铁瓦只剩余辉斑斑,却再无温暖。宽阔的大道再也容不下小径的回转和大杂院的喧嚣。崩爆米花的老大爷拉动风箱的呼噜声,自行车的响铃声和卖冰棍、糖葫芦的叫卖声早已消失在一片汽车催促的鸣笛中,消失在五光十色的LED灯光的绚烂中。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生活压力,格式化的流水线和地铁中麻木的表情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们一手建设的理想国正在掠夺我们当初想要达到的安逸与闲适,‘慢生活成为了一种奢求。我们在时代和欲望的催促与裹挟之下拼命的急行,直到我们倒下。尽管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借着仰望白云飘过或俯视小花的绽放来安慰自己疲惫的心,但随即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建筑体直插云霄遮住了云彩,而流经小花旁的不是涓涓清流,而是城市的污水沟。

就是在这样一种既复杂又无助的情绪包围下,城市山水题材中出现了反思与批判的声音。他们或以老房旧屋来抒怀对往昔生活的留恋;或以城市化的文明产物来反讽城市化的负面效应,控诉快速发展带给我们自己的伤害;也有将城市景观抽离、重建,以超越现实的手法来再造对理想城市的构想或对城市环境恶化的发展进行推演和预言。相对于画面层次的改变,主题指向从单纯的记录、叙述、描述向更具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的角度转变,独立批判而非单一的颂扬或中性叙述一方面拉开了他们与前代画家的面貌,另一方面,也确立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气。如果说某一时期的绘画和其创作者在宏观层面有可以一以概括的超出其本身的气质和精神,那么,独立、批判和个性追求应该就是当代70、80后画家最为突出的特点了。所以说,价值诉求的多元化改变应该说是当代70、80后青年画家在城市山水题材的探索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

城市山水题材在近五年来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与整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现实,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导向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反过来,这一时期的城市山水创作也会反向的体现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脉络。未来怎样,自有时间来验证,但青年艺术家所体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认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锐意开拓,立足现实,关注民生,关爱自然,关怀人性,独立判断,展现个性,追求自我的品质和精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城市山水题材在内的当代中国画一定会拥有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第4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 [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张磊.不变之变——从中国化的视角看笔墨的时代变迁[J].美术观察,2013(9).

[5]杜小同.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笔墨意象[J]. 美术观察,2013(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在造型方面,既有偏向具象写实的,对包括形体、色光、质感在内的所有细节元素都有严谨、细致的刻画;也有较为折中的以意象造型为主的,对景观和建筑细节的把握,主观成分较多,某些程度上讲可以理解为是笔墨主导下的塑造。前者多见于工笔,后者多见于水墨。这可能与媒材本身的特点或局限有关,但也有少部分例外,比如以水墨工具对物象进行较为精细的刻画与描绘的一类作品也开始出现了。同时也有一些画家将具体的城市元素抽离出来,以抽象的几何形体或线条来描述城市印象的,这在以往的相关题材中并不多见。

在技术语言方面,在写意画中既有以较为传统的“书写”性用笔来建构城市印象的,也有将“书写”性用笔进行消解的一类。这主要是由于青年画家与传统美学规范和经典图式保持了距离,加之西方当代艺术观念和审美价值的冲击,青年艺术家越来越主动的开始消解书写在语言表现上一统地位,笔墨开始更多的为对象的塑造和形象刻画让步。当然,这两种类型都不乏成功的作品,前者因为传统用笔的介入,使画面具有一种古典气息与现在元素相互映称的对立美,后者则因与传统笔墨规范保持了一定距离,使得笔墨本身与物象结合更为贴切、和谐,因而呈现出更多的统一美和现代感。在工笔画中,传统的三矾九染虽然仍为主要的技术手段但更多的肌理制作和质感塑造加之工笔形态本身较工谨、细腻,具有便于控制形体的语言特点,使得工笔形态的城市山水创作具有更强的视觉质感和更为丰富的细节表现,写实味道更浓一些。

在图式构成方面,除去承继了上代画家以城市景观、建筑或街道为主要构建要素的特点外,70、80后青年画家对西方构成学的把握与理解整体上要更优于前代的画家。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在块面之间的对比、协调、呼应以及点线面的分割布局等方面,青年艺术家以更为深入的对西方构成学的理解和运用替代了传统语境中较为单一的“三远”规范,更多的改良或纯粹的焦点透视出现在以建筑群或街景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画面中。当然这两种转变都不绝对,仍有一些画家从相反的角度出发,以传统的三远布局或散点透视法则来构建城市元素,反而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另一方面,传统的条屏、中堂或长卷因题材与比例的协调问题逐渐减少。方形纸或类似于16:9的横幅纸张被应用得较多。可能伴随电视、电脑、照相机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这样的画面比例更有先天的好感。

在色彩的运用方面,呈现出较为多样的探索方向。既有完全以水墨黑白形态表现的,也有较为主观的意象设色形态;既包括随类赋彩,也包括随心、随景、随境赋彩的样式,偏于表现性和装饰性色彩形态改变了以往较为单一的水墨和随类赋色形态。颜色的写真性某种程度上开始让位于其装饰性和表现性。此两种主要的赋色手法应该还是与传统赋色手段和观念较为贴近的一类。首先,水墨较之传统颜料更为细腻,渗化效果在宣纸上体现更佳,由黑到白的过度也极为细腻丰富。因此,即使在这个充斥五光十色的霓虹彩灯的时代里依旧有许多年轻的画家钟情于此。而意象赋色手法的持续发展有其较为复杂的原因。除去国画颜料本身弱于油画或水彩颜料表现力和覆盖力之外,其本身丰富程度也无法与西画颜料相比,但显然这种劣势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巧思妙用反而成了国画颜色不以真似为美而偏于装饰、表现的长处。材料的局限通过技巧完成了一次巧妙的扬长避短。当然如我所说,当这种意象态的配色由随‘类赋色向更为丰富的随‘心、随‘情、随‘境赋色转换,加之其自身的构成之美使画面就呈现出一种既异于传统又异于西方古典的独特之美。除这种常见于写意形态的赋色手法之外,在工笔中,也有一部分以完全以西画色彩理论对城市建筑或景观进行较为写实描绘的一类探索。甚至诸如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彩等这些西画色彩范畴中的内容也被考虑了进去。配色的写实倾向加上赋色手法的丰富性再加之造型上的具象形态,使得这类工笔作品更加写实,质感塑造更为丰富,细节表现更为充分。除此之外也有一小部分利用岩彩或综合材料对建筑景观质感进行创作的尝试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隐藏在70、80后青年画家的城市山水创作背后的价值诉求和人文关怀

持续几十年的现代城市化发展使得老城区、老街道、老建筑、老民居、老厂房正在急速减少,城市化改造和房地产建设以几近破坏的强度,迅速的瓦解着缓慢发展百余年的工业文明时代留下的遗迹。而这些承载城市记忆的老房老街也正是70、80后年少时欢乐回忆的储存地。摩天大厦映衬下的旧房老屋,快速立交桥边待拆的老旧厂房,老城区等待改造的胡同大院曾是城市中出生的一代人年少时金色的游乐场。当阳光投射在摩天大楼平整的玻璃幕墙上时,反光会再度照向这些几乎被现代化建设摧毁的旧时光,那些斑驳的老墙,生锈的铁瓦只剩余辉斑斑,却再无温暖。宽阔的大道再也容不下小径的回转和大杂院的喧嚣。崩爆米花的老大爷拉动风箱的呼噜声,自行车的响铃声和卖冰棍、糖葫芦的叫卖声早已消失在一片汽车催促的鸣笛中,消失在五光十色的LED灯光的绚烂中。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生活压力,格式化的流水线和地铁中麻木的表情使得人们开始反思我们一手建设的理想国正在掠夺我们当初想要达到的安逸与闲适,‘慢生活成为了一种奢求。我们在时代和欲望的催促与裹挟之下拼命的急行,直到我们倒下。尽管在这过程中我们也可能借着仰望白云飘过或俯视小花的绽放来安慰自己疲惫的心,但随即我们就能看见巨大的建筑体直插云霄遮住了云彩,而流经小花旁的不是涓涓清流,而是城市的污水沟。

就是在这样一种既复杂又无助的情绪包围下,城市山水题材中出现了反思与批判的声音。他们或以老房旧屋来抒怀对往昔生活的留恋;或以城市化的文明产物来反讽城市化的负面效应,控诉快速发展带给我们自己的伤害;也有将城市景观抽离、重建,以超越现实的手法来再造对理想城市的构想或对城市环境恶化的发展进行推演和预言。相对于画面层次的改变,主题指向从单纯的记录、叙述、描述向更具人文关怀和现实批判的角度转变,独立批判而非单一的颂扬或中性叙述一方面拉开了他们与前代画家的面貌,另一方面,也确立了属于这个时代的风气。如果说某一时期的绘画和其创作者在宏观层面有可以一以概括的超出其本身的气质和精神,那么,独立、批判和个性追求应该就是当代70、80后画家最为突出的特点了。所以说,价值诉求的多元化改变应该说是当代70、80后青年画家在城市山水题材的探索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部分。

城市山水题材在近五年来的发展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发展与整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现实,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导向都有着巨大的关系。反过来,这一时期的城市山水创作也会反向的体现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脉络。未来怎样,自有时间来验证,但青年艺术家所体现出的对于传统文化精髓的体认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以及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的锐意开拓,立足现实,关注民生,关爱自然,关怀人性,独立判断,展现个性,追求自我的品质和精神,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包括城市山水题材在内的当代中国画一定会拥有全新的,充满活力的明天。

参考文献:

[1]2012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第4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作品集 [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3]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张磊.不变之变——从中国化的视角看笔墨的时代变迁[J].美术观察,2013(9).

[5]杜小同.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笔墨意象[J]. 美术观察,2013(9).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