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的概念确立与发展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4月07日 23:57

1995年,城市山水画讨论会-董小明 深圳画院 中国美术事业建设发展的...

计伟楠+李百鸣

摘 要:自上世纪90年代初,钱学森先生在给时任《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的信中上首次提及“城市山水”概念至今已过去了20多年。城市山水作为一个崭新的题材,伴随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日益显示了其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旨在简要论述当代中国画城市山水题材从概念提出再到快速发展、完善阶段的代表画家和其主要艺术特点以及作品背后展现的价值诉求。以期能够梳理这一时期城市山水题材的演进历程和发展动因。

关键词:城市山水 题材创新 艺术特点 价值诉求 概念确立 快速发展

一、历经改革开放后的多年探索,“城市山水”的概念被最终确立,城市山水题材发展迅速

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停滞期,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在一些具备地缘优势和地域特点的城市有了零散的有关城市山水的实践探索。比如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北京、上海,因其文化积淀和智力储备较为充分,所以其对传统山水的创新探索较为敏感和积极。再如在包括深圳在内的珠三角开发区等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方,也较早有画家开始了城市山水题材的探索。这种由旧到新转化急剧的新城市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艺术家的创作神经。还有一类是拥有特色建筑风格的城市,比如在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香港和有着明显异域特色老建筑的哈尔滨、南京、大连、青岛等城市中,城市山水创作的探索也比较早,城市山水画会80年代在哈尔滨成立与这座城市极具特色的巴洛克和俄式建筑较多就有着必然的关联。实际上,城市山水的大发展与深圳有着莫大的关系。90年代初,深圳画院举办了“深圳画家画深圳”的主题展览,有趣的是这次半官方性质的地区展的初衷,无疑还有一点艺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形态味儿,但显然经历了文革后思想得以解放的新一代画家,在85美术思潮的激荡作用下,显然与老一辈画家选择了全然不同的切入点和探索方向。作为一次尝试此次展览的效果相当不错,尽管当时的一些作品显得有些稚嫩,但新的图示和风格已经初显端倪。此后不久,钱学森先生在给时任《美术》杂志编辑王仲先生的信中提出艺术家应以城市山水作为新的题材探索方向,并以此来促进“山水城市”的建设。由此“城市山水”这一概念最终被确立下来。随后在1996年,在深圳又举办了全国城市山水画展,在全国范围内征选作品,很多知名画家和批评家都参与进来,城市山水概念影响和传播力继续扩大。当然这并不影响在这之前的“城市山水”相关作品的界定,从来都是先有孩子后有名字,只是这之后“城市山水”这类作品有了一个被学术界和公众认可的名字——城市山水。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城市山水”名称的确立也标志着城市山水题材创作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此后几年间陆续在南京、武汉、哈尔滨等地开始有城市山水相关的展览、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或在各项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展览中出现艺术质量较高的城市山水作品。这其中尤其是“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对当代城市山水题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1998年起举办的“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以下称深圳双年展)至今已举办了七届,除去第一届,从2000年至2010年的六界深圳双年展,均将视角对准了城市山水题材。几乎每一届的深圳双年展都包含有诸如“都市与水墨”、“水墨都市”、“城市山水”、“笔墨都市”、“新媒体.水墨.都市”等内容的策展主题或专题展览。尤其2006年末举办的第五届深圳双年展将全国城市山水画展作为专题展进行展出,涵盖了全国126位画家的126件与城市山水题材相关的作品,可谓盛况空前。这即是对过去10几年间城市山水的发展总结梳理也是对当时城市山水题材创作的一次整体展示和检阅。这次由中国美协和深圳市共同举办的学术展览对此后的城市山水实践和理论探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至于凡谈起“城市山水”,都会提到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从80年代末到2010年的20几年间,城市山水的创作与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经历了85美术思潮的一批年轻艺术家步入了中年,艺术语言逐渐丰富成熟,老一辈艺术家仍然活跃在艺术舞台上。伴随城市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感受、体认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也冲击着缓慢演进的传统美学规范和审美惯性。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精神和审美需求也走向了多元化和个性化,艺术越来越多的回归其价值体系本身。

其服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功用日益消减,画家和理论家得以站在更好、更高、更迅速的平台来审视世界、审视西方、审视古典、审视传统、审视当代,新的艺术思潮不断在这片孕育了几千年传统艺术的大地上激荡碰撞。关于中国画如何创新?去向何方?如何界定?或类似的讨论从未停止。但无论中国画走向哪儿,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城市山水题材无疑成为相当一批画家最自然而然面对的课题。当我们整日生活、工作、学习在城市中的时候,城市中的一切都会牵动我们创造的神经,激发表达的欲望;当我们以传统美学典范来观照当下,以期“笔墨当随时代”之时,当我们以艺术应关注生活、关注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环境中的人作为艺术创作的指引时,主动选择亦或对城市题材无法回避的迎头而上,就变成了艺术家唯一的选择。这与古人临川对望,坐穷泉壑,澄怀观道,卧以游之,渴望以笔墨构建可居可游的精神家园或与潘尼尼的罗马城风景画的价值阐述和诉求也并无本质的不同。艺术关注现实,守护理想,抚慰心灵,讴歌善美,倾诉情感的价值与作用在古在今,在中在西,其本质是一样的。

二、快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山水题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价值诉求

从90年代初城市山水概念的确立到2010年的近20年间,涌现出一大批在城市山水题材领域展开探索并取得瞩目成就的艺术家。这其中既有徐希、杜大凯、王秋童、方骏、刘懋善、杨明义、李小可、常进、王明明、朱建忠、萧瀚、董小明、林容生、宋玉明、聂危谷、樊枫、周京新等一批40、50后艺术家,也有如卢禹舜、刘建、许俊、尚辉、方向等60后中坚力量。他们或以城市山水题材作为艺术创作的专攻方向,也有些将城市山水题材作为自己众多创作领域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如果将这一时期个别对城市题材偶有涉猎,却不乏力作精品的作者或一些人物画家将背景设定为现代城市景观和建筑的作品考虑进来的话,这一时期中国画坛的“城市”元素可谓繁荣多彩,蔚为大观。

与前一代画家相比这一代艺术家整体呈现如下的特点:首先,生于40—60年代的艺术家普遍与30年代之前的老一代艺术家具有亲密的传承关系。传统积淀和素养深厚,功底扎实。但他们艺术探索的初期恰逢改革开放和85美术思潮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审美以及文化观念的急剧震荡使他们的创作与老一辈艺术家拉开了较大的差距,即使在同代的画家之间,其作品的面貌也有着巨大的差别。脱离了意识形态的束缚,艺术创作重新回归自身价值和追求个性化的时代风气,造就了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格局。丰富的画面形态正是这一时期价值判断和艺术观念多元化的表现。其次,较之前一代画家,他们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这让他们对西方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有了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把握。这又与他们青年时期受老一辈传统功力深厚的艺术家面授亲传的经历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相当程度上也导致了“中西融合”和“借古开今”这两种中国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在他们身上都有体现。这就形成了这一代画家之间面貌拉开较大的局面,甚至在画家个人身上也会在不同时期呈现这种复杂性、分裂性与矛盾性。整体上说,他们的作品既有传统古典美学内敛的真髓,又不乏西方当代艺术开放张扬的味道,这与他们之前之后的两代画家完全不同。再次,及至现在,这一批画家仍是当代画坛的绝对中坚和文化领袖,相当一批画家兼任各大官方艺术展览的评委或学术机构的领导。他们的审美判断与价值导向对70、80后画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形成当代画坛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多元审美的开放、包容格局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后,这一代画家的创作黄金期和风格形成期正是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化建设快速形成的同步期。作为由乡镇向城市转化,由老城向新城转化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所面对的关于城市、城市中的人、城市中的人面对城市发展体现出的心理变化等方面的思考和判断与之前之后的画家也有很大不同。

正是由于上述不同于前代画家的独特成长时期和成长经历等因素作用,这一时期的城市山水创作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画面的章法和构成方面开始尝试对西画的借鉴探索。摆脱了前代画家的传统章法规范和构建画面结构的相对固定单一的形态,大量的西方透视学和构成学内容被引入到国画的创作中。西方风景画的图式样式开始出现在国画中。这既与画家开始接触相关理论后的主体能力提升有关,又与为适应当代人的审美变化的客观需要而进行的主动调整有关。其次,在题材内容上,建筑和街景等城市景观占据了画面的主要位置。自然景观退居其次,这与前代画家点景式的建设场景描绘有了很大的不同。再次,技法运用上呈现了更为丰富的状态,工笔、水墨、彩墨形态均有较为成熟的探索和上乘的作品。书写性用笔的统治地位逐渐被削弱,带有制作性的技法尝试开始出现。再次,在造型风格上,既有较为具象的工细严谨的一路(多见工笔),也有笔墨淋漓、造型夸张,不以细节为主而将城市印象适当抽离归纳,进而主要表达特定季节、时间、意境甚至感情、情绪为主的一路(多见写意)。同时,古典程式化的符号和皴法肌理被打破重组,出现了很多新的程式语言。

当然,除去画面上的这些特点和变化,根本上的转变还是来自于价值诉求和判断上的变化。从价值诉求上来看,这一代画家摆脱了老一辈艺术家较为单一的以颂扬城市建设为主题的局面。尽管具有明显批判性的作品并不多,但也有了相当一部分中性价值观的表达。比如仅仅传递城市建筑或景观本身美感的作品或单纯市井生活和现实生活场景等类型的作品开始多了起来,中性的叙述形态较多,主题性表达相对弱化。这主要与大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及文化风气有关。当城市生活变得平常,人们在面对习以为常的场景和生活状态时,反而更容易发现其本身质朴、单纯的美感。那种包围在前代画家生活中“与天斗与地斗”,“大搞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风气所激发的激情与碰撞和体现在画面上激昂消退了。连同现实生活一起,艺术作品也一并回归稳定、和谐、沉静、单纯的形态,激烈的情绪表达由过去的共性意识回归到个性意识层面。当然,除此之外也不乏有一些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的破坏与隐忧的反思开始在画面中隐约体现出来。快速发展变革的社会促使人们开始思考城市生活带给人的压力、困惑与焦虑。相当一部分描绘田园风光与老城区建筑的作品逐渐开始传递出这样的声音,快速的工业文明建设在环境、生态、以及人的心理、生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促使当代画家开始在作品中进行反思、申诉和探索。这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城市山水创作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方面,对当下青年一代画家的城市山水创作产生了启迪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木.当代中国画类型论说[J].中国书画报,2004(25-27).

[2]赵与之.也谈“笔墨传统”与“时代生活”[J].美术观察,2013(9).

[3]于洋.时代衍变中的笔墨传统[J]. 美术观察,2013(9).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