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语境下艺术管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来源:艺术研究 2018年05月28日 11:20

...女性文学论坛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冲突与融合

尹文婷 隋欣

摘 要:第十一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于2016年11月11日召开。本次年会是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新“十年”的第一个年会,会议围绕着艺术管理教育的“新视界”、多元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教育、艺术管理行业发展的教育体系、艺术管理教育的未来等方面进行热烈的讨论。通过这次学界及业界精英们的探讨充分体现了在多元文化下艺术管理教育的现状,同时也为艺术管理教育的未来埋下伏笔。

关键词:艺术管理学 现状与发展 年会

2016年11月11日至13日,第十一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在广州大学城举行。此次年会由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星海音乐学院主办、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承办。星海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十周年开启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新“十年”的第一个年会,来自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国内外各高校及知名艺术机构近150名艺术管理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分享和参与这次盛会,新“十年”艺术管理将踏入新的征程。年会通过安排了国际论坛与青年艺管人圆桌论坛、业界的发言、现场在座学者们的互动、艺术管理大学生艺术项目创意比赛、艺术管理大学生精英赛等环节,展现了现阶段中国艺术管理学科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模式,搭建了国内外对话、沟通、合作与发展的桥梁。充分的体现了在多元文化下艺术管理教育的现状,同时也为艺术管理教育的未来埋下伏笔。

一、 艺术管理教育的“新视界”

年会第一场主题演讲在11月11日上午举行,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余丁教授、美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谢尔本·拉芙琳教授、香港教育大学“艺术管理及文化企业行政人员文学硕士”EMA课程联合总监郑新文教授、英国罗斯·布鲁佛戏剧演艺学院迈克尔·以利教授、美国芝加哥表演艺术学院院长亨利·福格尔教授与拉尔夫·科拉维索教授以及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系主任周晓音教授为主讲人,由中央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董锋教授主持本次演讲。本次演讲是以艺术管理教育的“新视界”为主题让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界、业界专家一起分享艺术管理教育的经验,讨论在多元文化意境下我国艺术管理教育如何用全新的姿态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

艺术产业是一个中国式概念,艺术产业的概念首先来自于文化产业的提出。因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的产业总提到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这两个产业均来自西方,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一个发展模式,而今年国务院文件重点提出了新的概念——艺术产业,艺术产业新时代是一种集群现象,它使文化观赏、文化休闲、文化消费成为城市生活的新的方式。艺术作为探究世界的方式,处在多学科交叉点上,影响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并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艺术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我们艺术管理的教育需要与多学科融合,艺术产业新时代的艺术管理教育需不断的创新,在培养未来艺术管理人才需扩展国际视野,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具备认知和承担,让艺术机构和文化企业更紧密地与当代社会相融合。未来艺术管理人才将更专业化并会与各领域跨界合作。

二、多元文化语境下开展艺术管理教育

第一场主题论坛在11月11日下午举行,本场论坛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主题论坛中由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孙凡教授主持。台湾师范大学表演艺术研究所所长何康国教授和中国戏曲学院国际文化交流系主任于建刚教授作为发言人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上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系主任秦明、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兼艺术传播系主任马明副教授、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系马卫星教授及沈阳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主任唐文副教授进行了主题对谈。第二部分主题论坛由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张旭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主任陶宇副教授、广州美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系吴杨波副教授、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刘金龙副院长做出了主题发言。西安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朱恪孝教授、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文化产业系主任黄露副教授、云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科带头人熊焰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志刚教授作为对谈人和发言人一起进行了一次精彩的思想碰撞。这次主题专家学者们通过对自己的学校及专业的实际情况来交流讨论多元文化语境下艺术管理教育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文化转型更新也在加快著步伐,在各种文化发展下将有很多新的交叉学科产生,艺术管理是这多元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开展艺术管理的教育刻不容缓。多元化的思潮影响了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艺术管理教育新时期课程建设要体系化、多元化的结合,在将课程、师资、实践等教学资源进行多元组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艺术管理教育工作。当下我们要思考的是艺术管理学科教育存在的困扰,探讨在“十三五规划”的大环境下,艺术管理人才培养课程应该如何的构建。

三、 艺术管理行业的发展与教育的现状

围绕如何建立适应艺术管理行业发展的教育体系为主题的论坛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主持。这次论坛在王勇教授的带动下对谈的气氛十分的热烈,上海大剧院钱世锦教授在发言时提出了艺术管理本质就是实践,他根据我国各地剧院运营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现状下剧院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他对剧院的工作者选聘也做了一些探讨:首先要热爱艺术,其次是外文能力要强,最后要有亲和力,这是钱世锦教授对艺术管理人才的要求。星海音乐厅的刘莹主任提到现在我国剧院的空置率较高,每年演出能达到50场的剧院不够四成,基本上每年演出量能超过100场的城市都集中在北上广深。现在全国剧院、剧目存在一些现象:首先地方城市演出剧目存在匮乏的现象,其次文化消费的习惯未能成形并缺少观众,同时剧院管理或演出运营方面缺人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孙亮副主任说如今的艺术管理学生毕业后存在“三分之一”的现象:三分之一从事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工作,三分之一从事文化相关行业,三分之一选择其他行业或创业。现阶段的教学与实践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学习的阶段无法去真正去接触。剧院管理很复杂,希望能够培养出中低阶层的人才。山东师范大学音乐艺术管理专业负责人颜聪老师从教育实践的角度对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做出了回应。他认为业界对艺术管理的能力上有很多的期盼,在院校常见课程设置外,再创创新创业类课程。

艺术管理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意,创意是艺术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艺术活动的组织需要在艺术创意精神的推动下出现符合艺术规律的组织与引导;艺术活动的实施也必须在艺术创意精神的指导下实现富有创新性的管理与控制,其实创意的延伸实际上是创新、创新的延伸可能是创业,而创业的延伸可能就是综合能力在实践中的培养,让学生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得到双层锻炼,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也是当下我们艺术管理行业想要的艺术人才。

四、 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

以“合作与发展——艺术管理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主题论坛在11月12日上午举行,由董峰教授作为主持人。这次主题论坛的发言人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林宏鸣总经理认为在剧院运用中最难的是营销,营销中最难的是传播,传播中最难的是共鸣。他以莱比锡布商业大厦管弦乐团来沪演出的案例进行分享,当面对艺术营销和危机管理时艺术管理人应该怎么去面对并解决处理。虽然现在剧院营销中最困难的是剧场观众越来越少,但是他认为未来的发展空间会很大,应培养观众在剧院消费的生活方式。广东美术馆邵珊副馆长以“广州三年展”为例认为标准是指挥人如何去做事,每一个机构或者行业都有着自己的标准或规范。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名誉主席谢大京教授提到30年的剧院改革有成效,也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对艺术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寄予期望,希望学生能够努力学习,以后能为艺术机构作出更大的贡献。余丁教授认为在艺术管理培养人才中本科是培养专业的“被管理者”,研究生是培养专业的“管理者”,培养管理者的领导能力或是提升领导人的专业能力也是有效可行的方式。何康国教授表示作为艺术管理的人,不仅要懂艺术,还要懂得广,要培养自己的专业能力,这对每个艺术管理学生都会受益的。张朝霞教授认为文化产业管理和艺术管理有区别,也有联系。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学生适应性,在文化产业的平台上能够自主创业。赵乐教授认为教育首要功能是人的培养,希望在人的培养上有更多的研究和发展。

回顾我国艺术管理教育的发展,如何展开多元化艺术管理教育是关系到我国艺术管理教育未来发展的大事。所以我们要不断更新教育的思想、转变教育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构建与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相一致的中国式多元文化艺术教育观。在课程及教育内容上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教育体系,能让艺术管理人不断地从中学习,相互交流心得、拓开艺术管理的视野。

结语

随着第十一届艺术管理教育年会的完美落幕,使各地赶来的艺术管理人開阔了对艺术管理这一学科的视野,对艺术管理教育又有了新的认识。艺术管理作为管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类的艺术活动体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成为文化艺术世界正常运行和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伴随着艺术活动不断地发展,在这多元化时代下的多元文化艺术管理教育是我们现在要面临的一道课题,艺术管理教育应该以新的姿态来迎接各方面的挑战,这样艺术管理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展现,走向创新之路、多元活力的发展。通过这次艺术管理教育年会教授们精彩的发言与激烈的讨论,让艺术管理人知道多元文化对艺术管理教育的影响,了解当下艺术管理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相信艺术管理教育会越来越系统化培养出更多的艺术管理人才,开创出更美好的艺术管理“新视界”。

参考文献:

[1]董锋.论艺术管理学科的文化推动力——兼述第八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年会[J].艺术探索,2014(1).

[2]郑宝华,王刚.浅析当代艺术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J].中国音乐,2007(4).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