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的艺术品微拍群开始活跃江湖,每天创造着几万元的交易额....
艾芙
近年来,利用平台来做买卖无疑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生活方式,文玩艺术品也不例外。“互联网+”风潮的席卷自然也带火了拍卖,因为往往是无底价,容易捡漏,还能足不出户就结识朋友,了解更多的信息,这让投身于这种“亲民”方式的买家,一方面从最初的“小范围”变成了如今的大众;而另一方面,看准商机的群体也是越来越鱼龙混杂。
例如前不久,就有媒体细数了当前拍卖群体的“几宗罪”,包括“托拍”扰乱拍卖价格、各种理由限制退货、价值差异大等等。据悉,拍卖发展至今,主要有拍卖、群拍卖与朋友圈拍卖几种方式,拍卖方将拍品的文图资料公开上传,有的还会配以拍品的视频,有意向的买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回复来喊价即可。“一般还会有一位主持人,作用类似于正规拍卖会的拍卖师。竞价成功者需要在48小时内将包括一定比例的佣金在内的款项转账至拍卖主办方的指定账户上,收到款后就会安排发货。”一位有着多次微拍经验的人士介绍说。
然而,这种看似公开、透明的方式,其实也存在着不小的风险。对实物的了解不够直观是最大的问题。北京的李先生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对于一年前参加微拍受骗的经历,他至今记忆犹新,“花了近千元,拍了块汉砖,结果收到一看,不对劲,再跟图片一比较,心想坏了。”由于拉自己参加此次拍卖的是朋友,经济条件还算不错的李先生选择了“吃一堑长一智”。
相比李先生本身还具备一定的收藏知识,另外一位同样吃过亏的刘女士则只能算是“小白”。“我平时并不太关注这些,赶上前不久过生日,就想给自己买个翡翠手镯。正好有个朋友在微商那儿买过东西,比商场便宜,就抱着好玩的心态被介绍参加了一次微拍。”花3000多元入手后,刘女士发现手镯里面好像有一道明显裂纹,“我问群主,他们说那不是裂纹,是天然纹路。”幸运的是,还好有朋友帮忙周旋,几番调解下来,刘女士终于在支付了运费后退了货,但这番不快让她坦言以后不敢尝试了。
据了解,在当前这种鱼龙混杂的局面之下,微拍也有相对的正规与不正规之分。北京一位组织过多场微拍的群主表示,自己是从2014年开始玩微拍的,群里面的成员都是紫砂爱好者,“新成员加入我们要有一定的审核,这就是一个小众的圈子,如果你完全不懂,我们不会考虑加你进来。有时候我也做朋友圈的拍卖,喊的是哪些人,自己心里更有数。”而对于现在微拍的乱象,这位群主也感到无奈,“微拍本身是件好事,大家爱好相同,图个热闹又能以优惠的价格入手自己看中的,何乐而不为?之所以当前感觉乱,说白了都是钱闹腾的。有些群随时随地地进人,抱着什么心态的人都有,甚至你还会在里面发现会有几位市场资深人士的身影。当然,他们也是被人拉进来的,就为了显示群的专业性,所以你很难看到他们会有什么举动,不退群都算是礼貌的了,基本连声都不吭。”
针对微拍出现的种种变味,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认为,这一阵地正在遭遇的非议,是对网络拍卖亟待规范的再一次警醒。
麻辣评语
不少文玩爱好者表示,如果最终成交价格没有达到卖家的心理底线,而卖家又没来得及使用托拍,那么可能会出现卖家联系不上、直接因缺货要求你退款等情况。另外,拍品不保真是拍卖行业默认的规则,但在拍卖中,哪怕是真品,其真正的价值也会被过分抬高。很多拍品的图片信息多是文玩微商利用照片PS、灯光或其他道具掩饰文玩本身的缺点,拍出的各种高大上的效果。而且,多数拍卖平台的允许退货的情况只有“拍品与图片严重不符”、“拍品发错”、“以人工合成品冒充天然品出售”幾种,但如果买家觉得实物不符合心理预期,不能成为退货的理由。还有一些卖家以密封袋已拆封、手串上手了等理由不退不换。可以说,这种流行方式当中“猫腻”也不少。
网易新闻
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锦园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张阳秋称,首先,群拍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拍卖活动,而是群友之间自发形成的。法律认可的拍卖活动是拍卖企业向社会公众公开组织的,符合《拍卖法》和《拍卖管理办法》的活动,而群拍目前还处于法律空白地带;第二,大部分群拍的经营主体不是拍卖公司,因而并不具备拍卖资格,属于超范围经营;第三是传统的拍卖活动是受《合同法》、《拍卖法》和《拍卖管理办法》约束,对参与拍卖的商品质量、拍卖流程和成交后的交割程序,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双方行为都体现着相应的合同责任,而群拍中,双方既无商品质量保证,也无法律保障;第四,目前的群拍可以定义为,在移动互联网上自愿参加的竞价交易活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郝渊晓则认为,既要正视群拍的积极意义,在目前没有法律明确监管的情况下,经营活动也需要加强社群规范和行业自律。
《证券时报》
据沈阳晚报的消息,市民张先生去年在群里拍了一个5000元的小叶紫檀手串,结果寄过来却发现,这个手串虽然是小叶紫檀,但品质不好,价值不超过1000元。在张先生与拍卖人发生纠纷后,群主直接把他踢出了群。对此,江苏李安祥律师事务所万樾莉律师认为,买家通常并不清楚上的拍卖主体是谁,有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所以,如果发生纠纷,可能导致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证。无论在上还是线下竞拍,一定要查清楚拍卖方的资质,以免上当受骗。 《金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