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中泛白 白中透青——两宋青白瓷

来源:古玩元素网 2018年06月29日 13:55

青白瓷,也叫“影青”“映青”“隐青”,介于青白二色之间的一种釉色瓷,青中泛白,白中透青。创烧于北宋前期,以景德镇窑为中心。釉质细薄,晶莹润泽,釉面明澈丽洁,釉色青白淡雅,温润如玉,有“假白玉”之称。宋代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胎质坚致细腻,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来源: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

来源:故宫博物院

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装饰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早期多无纹饰或仅有少量简单的花纹,中期以后花纹变得繁杂,内容更加丰富。南宋时,以景德镇为中心形成了南方青白瓷系,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瓷的窑场。

宋 湖田窑 青白瓷 仿古蕉叶纹贯耳瓶

来源:保利香港拍卖

拍卖时间2015-04-06

成交价 RMB 571,356

青白瓷的造型和特征:

青白瓷造型丰富,应有尽有,除日常生活用器碗、盘、碟、盏之外,还有酒具、茶具、文房用具、陈设器、卫生用具、照明用具、祭器、冥器和宗教造像等。

瓶,为吸水和贮存液体器皿,也是一种陈设用瓷,亦可作贮存器具,一般体形修长,小口,深腹,平底或尖底,或矮圈足,从陶到瓷各地窑场均有烧造。宋元青白瓷瓶,造型多样,纹饰丰富。有梅瓶、玉壶春瓶、扁瓶、葫芦瓶、胆瓶、净瓶、六管瓶、弦纹瓶、花口瓶、双耳挂环瓶、堆塑龙虎纹瓶等。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

来源:故宫博物院

宋代蒋祈《陶记》中说:“……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土人货之者,谓之‘黄掉’。黄掉云者,以其色泽不美而在可弃之域也。”蒋祈所说的“黄掉”产品,就是青白瓷中所烧造不成功的炒米黄色瓷。古人把釉色介于青白二者之间的瓷器称为青白瓷。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

来源:故宫博物院

南宋 青白瓷划花卷草纹梅瓶 (一对)

来源:佳士得香港

拍卖时间2017-11-29

成交价 RMB 744,625

直至明代,瓷器生产已步入高度发展时期,五彩瓷器创烧,青花瓷和各种颜色釉瓷长足发展,而后青白瓷被甜白瓷和其他颜色釉瓷所取代。考古发掘资料表明,明代青白瓷虽偶有生产,它已处于衰落时期,青白瓷的称谓,到晚清改称“影青瓷”。

据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寂园叟《陶雅》载:“永乐影青脱胎碗最为可贵。脱胎乃瓷质极薄之谓,若画之没骨者。碗往往不能正圆,亦脱胎处久所致,其所影之花,两面莹撤可以互鉴,惟款识亦然。”人们所称谓的“影青瓷”、“映青瓷”、“隐青瓷”、“罩青瓷”均为晚清后青白瓷之别名。

宋 湖田窑 青白瓷 仿定式盏托

来源: 保利香港拍卖

拍卖时间 2015-04-06

成交价 RMB 176,168

宋 湖田窑 青白瓷 暗刻婴戏纹粉盒

来源: 保利香港拍卖

拍卖时间 2015-04-06

成交价 RMB 57,136

欣赏了这么多,推荐一件精品

宋—元 青白瓷大梅瓶

藏品编号:2701

藏品名称:宋—元 青白瓷大梅瓶

起拍价:5000

2018年7月05日(周四下午16点-20:30分)专场开拍:

尺寸:高29厘米 腹径19.5厘米

说明:梅瓶是宋代瓷器之中的经典造型,此件拍品尺寸硕大通体施以青釉,底部釉底,档次极高,成对全品,保存状态极佳,是宋元时期青白瓷高档器物传世少见。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