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的设计,明快的线条,精细而粗犷的绣工——蒙古族刺绣

来源:中华人 2018年08月02日 09:29

刺绣,蒙古语称“哈塔嘎玛拉”或称“教由达力敖由呼”。蒙古族刺绣是用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在绸,布、羊毛毡、布里阿耳皮底子上绣花或作各种贴花的一种艺术。

蒙古族的刺绣艺术以凝重质朴取胜。其大面料的贴花方法,粗犷匀称的针法,鲜明的对比色彩,给人以饱满充实之感。

蒙古族刺绣

(渊源)

据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等有关文献记载,在13世纪下半叶(元朝)以前,古代蒙古人在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绣艺术,并且应用范围很广。如耳套、各种帽子、衣服袖口、衣领、大襟、蒙古袍等等,都有精彩的刺绣。图案有犄纹、鸟兽、五畜、各种花卉、卷草纹等。云纹以及各种几何形纹样等极为丰富,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刺绣艺术。在漫长的历史中,在蒙古民族所创造的全部文化里,刺绣艺术也是十分瑰丽的一页。

《元朝的手工业》一文指出,元朝政府机构中设有绣局、纹锦局、鞋带斜皮局,鞍子局等机构,这些都与刺绣艺术有关,可见对刺绣的重视。蒙古族古老的刺绣艺术不仅在群众中广为流行,就是统治阶级也是十分喜爱的。他们的衣帽和生活用品也要用刺绣艺术来美化。忽必列的皇后察必就是一位手工缝纫能手,创造性地发展了蒙古民族手工技艺。

(类别)

蒙古族刺绣工艺

蒙古族刺绣的方法种类很多,结合蒙古族生活的不同材料和具体制作方法,以及造型、纹样、色彩的选择等制作时各有区别,各显其巧,各具特色。蒙古族刺绣大体上分为绣花、贴花、套古其呼、混合等几种:

绣花——

蒙古语叫“花拉敖由呼”,一般用绸布或大绒做底子,绣各种花卉、几何纹样、卷草纹、盘肠和交叉图案等,主要用黑布,有时用青色底布绣绿叶红花,一般花叶不重叠,色彩绚丽夺目,富有装饰性。蒙古人绣花时一般没有绷架,直接用手捏绣,操作简单自由,绣花时用对比色较多,红花绿叶,绣时常常采用建筑上的退晕法,浓淡层次较多,色彩调和而美观。

贴花——

蒙古语叫作“那嘎玛拉”或称“海其木勒敖由呼”,就是把各式各样布料、大绒或皮剪成各式纹样贴在布底或毡底上再经过缝缀,锁边而成的一种刺绣装饰。(锁边蒙古语称达日桂敖由呼)这种贴绣在蒙古族当中是更为普及的一种刺绣形式,牧民们不分男女都善于贴花。比如制作蒙古包门帘、密缝毡子(绣花毡) 、鞍鞴,驼鞍等全部由自己精心设计,自己贴绣,形成一种独特的贴花艺术。这种贴绣能较好地运用大块面的色彩,用料简单,是刺绣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花卉的花有时剪成浓淡不同的彩色块面,花叶也要剪好贴在底子上。然后缝缀锁边,即“达日柱敖由呼”,也就是锁补或牵补,锁补一般针脚清楚,牵补边线上看不见缝缀的针脚。

(特色)

朴素而鲜艳的色彩

蒙古族刺绣以自己朴素而鲜明的色彩,活泼的针法,明快的线条,精细而粗犷的绣工为特色,通过不同材料的表现技巧,表达了作者的性格和情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蒙古族刺绣花卉很喜欢用召庙中建筑彩画的“退晕法”,使花卉层次鲜明而协调,虽然是红花绿叶,但明朗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激。使用“退晕法”来减弱对比色的纯度,而使其逐渐增加其色相的明度。使其逐渐过渡来产生明暗对比作用,以促使两种性格不同的对比色协调起来。

在绣男靴时一般用黑布或蓝色布作底子,用棉线以均匀的点来缝制,绣花图案密度大,大大增强了牢度,所以它特别耐穿,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是朴素稳重的,色彩的统一别具匠心。聪明勤劳的妇女,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边构思、边设计、边创作。

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蒙古族刺绣与生活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刺绣艺术直接美化人民的生活,而刺绣图案的内容也是和生活、大自然分不开的。

从刺绣图案看有两种图案,一是自然形态的,一是几何形态的。自然形态的极其丰富,有犄纹、佛手和各种各样的花卉、草木、雄狮、五畜、鸟类、蝴蝶、蝙蝠、卷草等。几何形态的有各种万形图案,回纹,以点、线、面、方、圆、曲、直构成的几何形态。这些都是从体验生活和继承古人的成果而获得的。

精细而粗犷的绣工、活泼的针法

蒙古族刺绣表演

蒙古族生活中,用毡和布里阿耳皮作底子制作的各式贴花鞍具、蒙古包和密缝毡子等都引人注目,这些贴花艺术其底料比较粗厚,用牛筋或驼绒线缝制。比如在白毡料上一般用驼毛线和马尾,在布里阿尔皮上一般用牛筋缝制,其针法主要是套古其呼,即用同等距隔的点缝制,这种方法和材料缝制成的贴花艺术自然给人以粗犷的美感。而那些用布或绸缎作底子的绣花则显得精细,其针法也十分讲究。

(传承)

在蒙古民族中自古以来有家家妇女善于刺绣的传统习惯。在古代,不论蒙古贵族妇女,还是贫苦的妇女,一律学习掌握刺绣。蒙古族姑娘从小就学习刺绣,掌握家中各种针线活儿的技能,当然这种学习是没有专门的学校和教师指导的,主要是从母亲熟练的针线、刺绣中得到启发和培养的。

少女从十来岁就开始学习刺绣,开始时绣各种荷包、袜底,到十五六岁掌握了一定刺绣方法后就开始绣各种花鞋、马海靴等,同时可以剪裁各种衣服,有些聪明能干的姑娘不满足于从母亲那里学到的刺绣技巧,就去求教于村内的一些巧绣能手,称她们为姐姐,从她那里耐心地学习各种高超的刺绣技巧,并缝制各种衣帽等,学习绣各种套袖、衣襟、耳套的制作方法,在各种不同的底布上刺绣各种花卉、鸟兽,以及各种自己所喜欢的图案。

蒙古族刺绣,不仅代表着本土文化,而且也表现了蒙古族历史、信念、理想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