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地图 | 这个雕塑竟然跟“真人”一模一样!

来源:时代记忆app 2018年11月20日 19:34

本期非遗传承匠人:郭刚,已入驻“时代记忆·非遗地图”——

布满的皱纹的手指掐着烟杆,雪白的胡子长在一张充满沧桑饱受岁月侵蚀的脸庞上,微睁的双眼透射出凌厉的目光,头上扎着一块褶皱的白羊肚毛巾,流露出陕北农民朴实干练的经典形象。这就是仿真度极高的玻璃纤维雕塑作品。

玻璃纤维雕塑具有材质轻,耐腐蚀的特点,是以合成树脂为基体原料,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是现在一种新型的雕塑原材料。来自于天津的郭刚老师就是玻璃纤维雕塑作品的创作者。

郭刚1963年出生于天津,自幼酷爱美术艺术,但是大学所学不是美术专业,而是化学专业,当他朋友们都纷纷考入美术院校后,他也对自己的即将从事的职业前景踌躇过,彷徨过,最终还是坚定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工作几年后毅然决然的辞掉了薪水优渥的工作,成立了自己的雕塑艺术工作室,为了圆儿时的梦想。

从事雕塑行业近30年,郭刚老师覆盖的种类领域非常多,有蜡像、硅胶像、树脂雕塑、铸铜雕塑、漆雕,其中通过历时8年时间,发明的“改性玻璃纤维雕塑材料”是世界首创,开创了仿真人物像的新领域,这项新工艺技术的发明离不开他大学所学的化学专业。

郭刚老师在进入雕塑领域不久发现,传统的蜡像对存放条件、光照要求非常严格,温度过高就易变形,不利于保存,硅胶像长期也易老化,彩绘效果表现差,怎样能够利于保存而且有极佳的展示效果呢?

郭刚老师曾说道:“通过我上学所学的化学专业知识和经验,一次又一次的配比试验,当别人看见我在工作室拿着标有刻度的试管调整液体比例的画面时,跟本不会认为我是一个雕塑家,或许会认为我是一个化学家。”

轻描淡写中体现着郭刚对于雕塑的热爱,用自己的化学知识为雕塑事业服务,只为了能够发明合成出一种新的创作原材料。

在研制玻璃纤维的初期,郭刚夜以继日的埋头于工作室中,他早已把这里当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反复配比失败,重新再来,一次又一次,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了8000次尚且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失败乃成功的垫脚石,只要自己不放弃,再大的艰难险阻都会跨过,终于在8年后一个夜晚,他试验成功了。

现在的改性玻璃纤维材料,易存放,阻燃,艺术表现效果极其出色,让人物和动物活灵活现,瞬间赋予了生命感。逼真程度细到一根毛发,一道皱纹都清晰可见,令人叹为观止。

郭刚现为天津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发表《超级写实主义风格的现代陶艺分析》,《超级写实雕塑-黄河老汉.根》等多篇学术论文,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金奖并且被多家博物馆永久性收藏。

雕塑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但是郭刚老师却将它不断的创造改进完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非遗一直在进步与传承。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