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饮茶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的习惯,但是正确的饮茶方式却不是人人都会,能够将茶道操作流程完整的呈现更是寥寥。
茶道是我们先祖留下来的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若能将其发扬光大,也是美事一件,四十八道茶道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道恭请上座
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彻茶、把壶泡茶、斟茶待客。
第二道焚香静气
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使大家心旷神怡,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
第三道清心斋虑
也就是洗手,喝茶卫生很重要,这个都是为了喝茶前有个放松心情的准备。
第四道涤瑕荡秽
将瑕疵洗去,将污秽荡涤。
第五道叶嘉酬宾
出示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第六道活煮甘泉
泡茶用甘泉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第七道孔雀开屏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敏捷孔雀开屏这道程序,向嘉宾们介绍今天的泡茶所用的精美的功夫茶具。
第八道大彬沐林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湖北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把子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
第九道高山流水
茶艺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将开水壶提高,向紫砂壶内冲水,使壶内茶叶随水浪翻滚,起到用开水洗茶的作用。冲水时要沿着壶的边沿冲,以免冲破“茶胆”。
第十道乌龙入宫
把茶叶放到器具里,也就是放茶过程到茶壶里,名字叫的好听,程序简单,表演可以适当加入花式,更具有茶韵。
第十一道悬壶高冲
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第十二道芳草回春
温润泡,它的目的在于润泽香茗,使茶叶逐渐舒展,茶香呼之欲出。
第十三道分陈香露
将温润泡的茶汤,倒入闻香杯中,分杯入杯。
第十四道重洗仙颜
在这里寓为第二次冲泡。第二次冲水不仅要将开水注满紫砂壶,而且在加盖后还要用开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十五道春风拂面
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茶壶表面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十六道洗净尘凡
洗去壶身外的茶渣、茶沫。
第十七道内外养生
将温润泡的茶汤浇于紫砂壶上,润壶、养壶,使其内外加热,温度一致,使壶内茶叶充分伸展,聚拢茶香。
第十八道若琛听泉
将温杯之水倒入茶船水方之中,这段时间,也是为了让茶壶中的茶叶充分伸展,充分浸泡。
第十九道游山玩水
端起茶壶,在茶船上逆时针方向荡一圈,目的在于除去壶底附着的水滴。
第二十道玉液移壶
把母壶中冲泡好的茶汤倒入子壶,称为玉液移壶。
第二十一道再注甘露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乘热再冲水,称之为“再注甘露”
第二十二道祥龙行雨
将壶中的茶汤快速均匀第依次注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第二十三道凤凰点头
当壶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将巡回快速斟茶改为点斟,这是手势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象征着香嘉宾行礼致敬。
第二十四道乾坤倒转
将品茗杯倒扣到闻香杯上。
第二十五道高屋建瓴
将品茗杯反转置于闻香杯上
第二十六道金鲤翻身
将品茗杯及闻香杯倒置,使闻香杯中的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放在茶托上。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第二十七道敬奉香茗
双手拿起茶托,齐眉奉给客人,向客人行注目礼。
第二十八道众手传蛊
客人接到茶后不能独自先品为快,而应当也恭恭敬敬第香主人点头致谢,并按主人的姿势依次将茶传给下一位客人,直到传到离主人最远的一位客人位置为止。
第二十九道物换星移
拇指在上按着品茗杯,食指、中指在下夹住闻香杯,单手或双手同时将杯组通过起落翻转过来。
第三十道空谷幽兰
双手扰杯,搓杯闻香,随着杯内温度的逐渐降低,杯底散发出不用的芬芳,有高温香、中温香、冷香,值得细细体会。
第三十一道三龙护鼎
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拿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住杯底,呈三龙护鼎状,手心旋转至内侧,表示对朋友的尊重。
第三十二道鉴赏汤色
观赏茶汤的颜色及光泽。
第三十三道初品奇茗
在观汤色、闻汤面香后,开始品茶味。
第三十四道母子情深
第三十五道再斟流霞
再斟流霞是指客人斟第二道茶。
第三十六道细闻兰芷
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三十七道二品云腴
功夫茶具“云腴”是宋代书法家黄庭坚对茶叶的美称。“二品云腴”即请客人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品茶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甘醇,还是生涩,平淡。
第三十八道三斟佳酿
即冲泡第三道茶。
第三十九道荡气回肠
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闻香讲究“三口气”即不用鼻子闻,而是用口大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全身心地感受茶香,更细腻地辨别茶叶的香型特征。茶人们称这种闻香方法为“荡气回肠”。第三次闻香还在于鉴定茶香的持久性。
第四十道含英咀华
“含英咀华”食品第三道茶。通过品饮了头两道茶,茶的生涩感已消失,从第三道开始回甘。
第四十一道领略茶韵
即慢慢地领悟茶的韵味。
第四十二道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喝了头三道浓茶之后,再喝一口白开水。喝这口白开水千万不可急急咽下,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玩味。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无比舒畅。多数人都会有“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总是真。
第四十三道自斟慢饮
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第四十四道如鱼戏水
如鱼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行话讲:“看叶底”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叶底“三分红,七分绿”,称为“绿叶镶红边”。
第四十五道茶点增趣
奉上品茶之点心。
第四十六道宾主起立
第四十七道尽杯谢茶
共干杯中茶,相互祝福、道别。
第四十八道答礼言欢
中国茶道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在这茶道当中蕴含着生活艺术、舞台艺术、人生艺术。
茶道操作流程就是以上介绍的这样,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后,大家都能够了解其中的真谛,每一个泡茶步骤都是有讲究,有含义的,虽然我们日常饮茶不需要这样繁琐的步骤,但是在接待来宾或是茶艺表演时都应该将其做到位。